红木家具上熠熠生辉的“佛门弟子”(下)

发布日期:2017-03-03 02:00

  【狮:守护瑞兽】
早在佛教产生之前,狮子就被印度人称为“万兽之王”,还把帝王比喻成雄狮。佛教创立后,就把狮子作为灵兽。始祖释迦牟尼有多种称号,如“人中狮子”、“人中人狮子”、“人雄狮子”、“大狮子王”。《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》载:“佛初生时,有五百狮子从雪山来,待列门侧”。《大智度经》卷八曰:“又如师子,四足兽中,独步无畏,能伏一切,佛亦如是,于九十六种外道之中,一切降伏,故名人中师子。”
除此之外,在藏传佛教中,狮子被视为高贵的象征,它被人们用来驱邪避恶。早在古印度阿育王时代,狮子就成了早期佛教的象征和标志图案。它的造型经常出现在大型佛座和佛像的底部,而绘像则出现在蒙古族的家具装饰中。
狮纹。狮纹经常出现在椅子的靠背板上、扶手、牙板和腿足等地方。挂屏、插屏中也会出现。在民国时期,西方的狮纹也被引入,但比我们“本土”的更为张扬。我们“本土狮”的发毛是一圈一圈的同心圆,“外国狮”披头散发,面目威猛。狮子虽然是威猛的“护法神”,但是很多民间家具也把它趣味化。民间却多趣味化变形,比如,用大狮小狮,来暗喻太师少师官运的亨通,还有九狮图,寓意家族的兴旺,而喜闻乐见的双狮戏绣球,是喜庆的象征。需要注意的是,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胡德生认为,床的四围不能雕狮纹,同时,狮纹不能与其他动物混雕。
狮子雕件;在红木、玉石、橄榄石等材质中都可以找寻到狮子的雕件。有的威猛如真,而有的经过艺术处理,娇憨可人。
【龙:汉藏神物】
龙是许多佛教护法神、护宝神、水神和风暴神的坐骑,汉藏的龙可能和印度的龙关系密切。藏传佛教里有不少龙的图案,也出现在家具之中,它多被王公贵族选用,平民用得比较少。而大日如来的佛座,可能就是来源于中国皇帝的龙座。
龙纹。夔龙纹、草龙纹、螭龙纹……都是龙的形象历经演变的产物,早在红山时期,就有龙纹出现。龙纹对明清家具影响深远,同时是“辟邪之物”。走进故宫,会发现在台基、御道和藻井上,都是无处不在的龙纹。它生动、神异,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。雕龙摆件。有龙马精神、生肖龙雕和龙生九子摆件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