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16-12-30 00:00
用来制造佛珠的质料,可以说是不胜枚举,无论矿物还是植物,大凡竹、木、牙、角均可制成佛珠。但在佛典当中有记载,可用来制造佛珠的质料,却是非常有限的,最多也不过十余种,实在无法与现今众多繁杂的品类相比了。下面将佛经中所举的佛珠质料加以列表说明。 经典中记载佛珠的质料 《陀罗尼集经》卷二 金、银、赤铜、水精、木槵子、菩提子、莲花子等七种。 《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》卷九 菩提子、金刚子、真珠、莲花子、金银诸宝、及以上诸材和合等六种。 《诸佛境界摄真实经》卷下“持念品” 香木、 石、铜、铁、水晶、真珠、莲花子、金刚子、间错种种诸宝、菩提子等十种 在佛教中,以“七宝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。七宝的名目,诸经中说法各有不同,今但以《般若经》中金、银、琉璃、砗磲、玛瑙、琥珀、珊瑚七种为例,加以说明。 金:在佛经中被称为“苏伐罗”。“五金”当中,金黄、银白、铜赤、铅青、铁黑各有所表,故又被称为黄金,列为五金之长。在《翻译名义集》中,解释说: 银: 在佛经中被称为“阿路巴”,是贵重金属之一,《说文解字》中说: “银,白金也。”古人以白金为银,是从其颜色上而言的,与现代所说的“白金”(铂,符号Pt)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金属,银色净白而闪闪有光,但却很容易氧化 而形成一层“黑垢”,必须要经常洗抹。才能保持光亮如新,以白银来制做佛珠,如经久不用,便会黯然失色,给人有一种“时时常捻掐,勿使生垢埃”的推动作 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