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红的神话能否再重复?

发布日期:2016-11-26 07:00

 

战国红玛瑙,不是战国时期的玛瑙,只是一个玛瑙类别的俗称,标准称谓是“”红缟玛瑙“。之所以叫做战国红玛瑙,是因为这也叫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、低调奢华有内涵。在如今文玩时尚大热之际,一个好的名字非常重要。战国红,无疑是一个好名字。其实,这都是红缟玛瑙。提醒:玛瑙属于硅化物,不是玉。


 

 

 


1、北票战国红玛瑙(中国北方,东部阜新朝阳产)目前玩家所称“战国红玛瑙”是近年来朝阳出产阜新加工的红缟 玛瑙的一个新叫法因其形同“战国时期出土的红缟玛瑙”后被称为战国红玛瑙,原本是个别商家为了混淆视听,或者借力宣传用的,后来就流行开来,这个名字起得也确实挺好听的。这个产区的玛瑙:颜色发橘红,条带浓重。多色性强。但是干,容易出现裂纹。黄色是从正黄到橘黄,发亮养眼;红色是从正红到橘红,艳丽细腻。脆度大、整体感觉类似水晶的脆硬质地。


 

 

 


2、.上谷战国红玛瑙(中国东部,河北宣化上谷产)特指产于河北宣化一带的红缟玛瑙,因宣化战国至秦汉属,上谷郡,故以产地命名“上谷战国红”。它色采丰富而艳丽,质地细腻油 润。这个产区的:颜色发绿色,偏黑色,小料子上也有发乌的感觉,黄色是从黑黄到正黄;红色是从暗红色到正红,发黑。油度大,有陶瓷质地,或者说是那种“料器”的感觉。缺点是,料子普遍发暗色,大多数料子上带黑。艳丽不如北票的,当然这是总体上看。


3、虽然现在来看,北票的价格高,总体上东西好。但真正的“古代战国红玛瑙”,(是河北宣化产)大量的古代文献证实:战国时期,燕赵区域的玛瑙主要有两个产地,一个是今天的阜新辐射区(扶余和挹娄)进贡的“赤玉”,一个是河北省(蔚 县、宣化等)自产的“琼玉”。参考现有玛瑙标本进行比对来说,红缟并不符合东北玛瑙的一般特点,在未出现新的考古证据的情况下,基本可以认定红缟的产地位 于今河北、宣化,蔚县,阳原一带。


 

 

 


两个产地的关系,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两地同属燕昭王所辖,去看下文。中国古郡上谷郡 上谷郡始建于战国燕昭王二十九年(公元前283年),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,因建在大山谷上边而得名。当时,燕昭王派曾在东胡做人质归来的大将秦开击败 东胡,使东胡北退千余里,将燕国的北部疆土拓展至辽东。其后,沿北部边界修筑长城,置上谷、渔阳(治今北京密云一带)、辽东(治今辽阳市)、辽西(治今辽 宁义县西)、右北平(治今河北平泉县)五郡,上谷郡是燕国北疆西部第一郡。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4、对立统一关系:.北票战国红发现较早,在我国北方珠宝 玉器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并得到了较高的认可。上谷战国红玛瑙发现较晚,有商家看中它与北票料近似又有较大的差价大量购进冒充北票 战国红销售。致使北票战国红爱好者谈之色变,因为上谷战国红刚上市的时候被叫做“蒙料”(可见中国文玩界商人的整体素质,竟然叫一个完全无关的名字,为了把上谷料子当做北票出售,又不敢明说是上谷的,于是就起了一个更个性的名字)。将来上谷战国红也会成为被石友认可的红缟玛瑙品种,而不是北票战国红的冒牌货。但是是彩缟玛瑙,北票料是先发现的.商人们为了赚钱炒作.,很快被炒的很贵;.几年前宣化又发现 了彩缟.和北票料很接近.北票料价高的情况下.黑商们为了钱.也管它们叫战国红.放到市场和北票料一起卖.两种料从总体来说.北票料更艳纹理更细腻更富于 动感,产量小,大料少.大量宣化料的涌入市场.影响了经营北票料的商人的利益.这才是对“战国红”名字争端的根源。其实好宣化料不错.好北票料也好.都是缟玛瑙。目前战国红价格远远低于南红价格,相差几十上百倍,所以有一定升值空间。但是能否像南红那样疯狂,还是需要时势和机缘,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疯涨的。


 

 

 

 

 

艳色绝世的红色手串